郭列平书法的尚融理念与实践超越

w700d1q75cms-19

 郭列平书法的尚融理念与实践超越

 □ 胡正良

w700d1q75cms-20

 ■ 书法家简介

 郭列平,江苏盐城人,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最具实力和收藏价值的代表性书画艺术家。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书协常务理事,江苏省青年书协顾问,江苏省政协第十、十一、十二届委员,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书法院原一级美术师,盐城市书协第四、五届主席,德艺双馨文艺家。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展,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兰亭奖、林散之奖、江左风流奖等,入选中国书协“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入展全国书法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当代书法展等近200次国家级专业书法展。书法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出版个人专辑30余部。

w700d1q75cms-21

 行草书条幅 花开见佛 138cm×69cm

 中国书法是强调本体上逐步自我完善、实践上不断递进超越的综合艺术。其自我完善的基点,源自书家对传统书法的认知与感悟;其实践超越的源泉,来自书家对文化精神的吸纳与重构。在中国书法史上,高擎这两种使命的代表性书家都在各自生活的时代,勾画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留下许多可临摹、可参考、可回味的经典篇章。进入现当代以来,中国书法在经历碑帖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发展路径之后,中国传统书法的尚韵、尚法、尚意、尚态等印迹,已逐步被专业化书写、多元化呈现、集团化培育、互联网式发展等现代化形式所包容,一种属于新时代书法的、我姑且称之为“尚融”的全新理念已呼之欲出。

w700d1q75cms-22

 隶书中堂 杜甫诗 180cm×100cm

 在这一属于中国书法现代化的“尚融”大潮面前,郭列平是站得较高、看得较远、走得较稳的前沿代表书家之一。作为一位师出名门的学院派书家,他从尚韵和尚意的书法本体内涵上寻找自我完善的起点,并以此形成其认知过程的思想基础、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他从尚法和尚态的书法形体特征上集聚实践超越的母体,并以此构建其书写过程的真情回归、善意表达和美感蓄积,以四位一体的美学架构,串联起表现形式上的当代“尚融”理念,从而创制出一系列有别于其他一线书家的实验样本。这些样本,以“尚融”的全新理念为定义域,以书写的四维空间为坐标系,把尚韵的当代诠释、尚意的今时再现与尚法的现实塑造、尚态的时代印记,在四大象限内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形成郭列平书法独具特色的内在意蕴和本体特征。这个内在意蕴就是融汇古今的哲学体悟,这个本体特征就是敢为人先的规制创新。

w700d1q75cms-23

 魏碑四条屏 苏轼诗 180cm×25cm×4

 就郭列平书法的内在意蕴而言,其走向“尚融”之路经历了对书法本体“现象自我”(康德语)形态的朴素理解、对书法思想“物自我”(康德语)内涵的辩证解析和对书法精神“超越自我”(康德语)目标的现实构建三个历史阶段。

 在第一阶段,郭列平瞩目的重点是书法诸体的经典篇目,注重在书体形态的相似上去描摹,从而品味“尚融”之路的初步感觉。这一阶段可以上溯到他学书和参加“首届中国七子书法巡回展”时期,其代表作品可视为参展的正草隶篆诸篇。此时,郭列平对标的是与历代书法大师代表作品的形体相像。他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在经验性上的接轨、在时空性上的呼应、在相对性上的趋同等方式,努力寻找这种原始而素朴的属于现象层面的自我感受。因此,他的书法作品,尚韵的飘逸潇洒,尚法的结构严谨,尚意的简约朦胧,尚态的汪洋恣肆。这种近乎纯天然的感受成果,既有先天生成的基因在里面,也有名师指导的积淀在其中。这个阶段的郭列平,其实是在为其书法的“尚融”理念寻觅切点,为四体之间的融会贯通寻求切线。他以这个切点为圆心、切线为半径,为书家的认识自立勾画一个“尚融”之圆的基本框架。

w700d1q75cms-24

 行书对联 140cm×35cm×2

 在第二阶段,郭列平审视的焦点是书法经典的人文内涵,注重在书法思想的内核上去接续,从而形成“尚融”之理的自我体悟。这一阶段可视为他担任盐城市书协主席和在江苏省书法院任专职书法家期间,其代表作品为《江苏省书法院精品书法集——郭列平卷》。此刻,郭列平关注的是关于历代书法经典的精神演进。他通过剖析这些经典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要素和哲学承载等主客观因素,把临摹经典在形似上的初步感觉升华为认识经典的自我觉醒,把游离于传统书法之外的不可经验性、独立于自我意识之外的心路先验性和存在于书法精神之外的客体永恒性进行三维透视,从而形成其书法思想的人性回归。因此,他这个时期的书法作品,取自经典诗词的有历史沧桑感,来自现实生活的有人生百态味,源自时代舞台的有鲜明导向性。这些思想颗粒的集萃,为郭列平书法的文化“尚融”矗立了精神高地。他以这个高地为平台,为书家的文化自信打造一座“尚融”之殿的理论根基。

w700d1q75cms-25

 篆书 毛 泽 东《沁园春》二首 210cm×170cm

 在第三阶段,郭列平释解的难点是书法美学的综合呈现,注重在书法文化的表现上去突破,从而彰显“尚融”之境的自我知变。这一阶段可看作他担任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以来,其代表作品为《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第3辑——郭列平书法作品选》。此间,郭列平强调的是传统书法的审美性与现代书法的多样性如何实现文化耦合。他借助前两个阶段的实践探索和思想皈依,把超越自我的创新主旨放在个体情境、社会语境与审美意境的塑造上。他以传统书法翰墨之道这一认识的主体性为共鸣点,以古典哲学形式逻辑的统一性为共情点,以审美视野观物通神的原创性为共融点,从而形成其书法艺术的诗意栖居。因此,他当下的书法作品,承载翰墨气韵的古典气息浓厚,追求笔墨形式的洒脱奔放多元,体现艺术诉求的知性理性精准。这种文化情境的营造,为郭列平书法的艺术“尚融”集聚了鲜明标识。他以这个标识为园地,为书家的个性自为绽放一片“尚融”之苑的精神花海。

w700d1q75cms-26

 行书扇面 文天祥诗 53cm×77cm

 解析郭列平书法的内在意蕴,关于其三个阶段的思想认知与发展历程只是粗线条的,主要想从理念层面,厘清其书法思想、书法文化、书法艺术走向“尚融”之境的形成成因与渐进轨迹。伴随郭列平书法内在意蕴一同成长的实践超越部分,还需要从另一层面来管窥,那就是郭列平书法的本体特征。

 就郭列平书法的本体特征而论,其“尚融”之路所呈现的实践超越,其经历也大致走过了对书法本体“感性形式”(康德语)的初步认识、对书法要素“知性形式”(康德语)的综合判断和对书法肌理“理性形式”(康德语)的价值审视三步形上之旅。

w700d1q75cms-27

 行书横幅 王国维语 140cm×50cm

 在第一步,郭列平从书法临摹的感性经验出发,以书体形式的入古和融古为两大阵地,全力寻觅经验世界的先天要素,进而奠定“尚融”之路的“感性形式”。因此,在他的创作中,他师法的重点是大篆和汉隶诸名篇。这个时期的郭列平,主要是从大篆的象形构造里汲取古意,从汉隶的结构演变中摄取古法,从而捕捉这些笔画信息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含量。这种遵循文字的演变规律而介入的实践模式,标志着他的书法从一开始就来路正、触角远。在此期间,他入古的方式是笔墨上的古典质感和线条上的现代动感,他融古的方法是谋篇上的大写意和布局上的细雕饰。比如,他的篆书中堂“袁枚《沭阳杂兴八首》其五”等作品,就能窥其真貌。这一真貌,总体来看是对时代的记录与独白,其实际用意是告诉我们,学书的必要条件要从经典入手,要在临古、懂古、学古的大前提下,走近古人的形与意、思与想、情与爱。为此,他“尚融”之路的“感性形式”,就具备了“象征艺术”(黑格尔语)的基本特征。

 在第二步,郭列平从书法思想的自我认知开始,以书法内涵的承古和释古为两大载体,着力固化现象世界的先决条件,进而构筑“尚融”之路的“知性形式”。为此,在他的创作中,他更多选择的是从宋人米芾的行书入手来承古,从“二王”等诸家的行草书之中来释古,从而再现这些伟大书家所独有的思想魅力。这个区间的郭列平,重点是从米芾和“二王”的代表作品中,探求笔法在精雅灵动方面的表达手段,探索笔势在纵横开张方面的依存关系,探寻笔意在清新沉雄方面的独特意趣。他是在用一种对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的虔诚与敬畏,而致力于构建艺术创造与生活积累的两极,在做到两者都不偏废的同时,以一种新的创作图式,把生活的联想与艺术的想象,在一个完整的空间里鲜活起来。比如,他的隶书中堂《杜甫诗一首》等作品,就能观其匠心。这一匠心,其实是把现实生活关于书法研习量的累积,升华为文化视界关于书法创作质的嬗变,进而形成其在书法模态上的基本预设。为此,他“尚融”之路的“知性形式”,就接近了“古典艺术”(黑格尔语)的大致风貌。

 在第三步,郭列平从书法艺术的超越自我起步,以书法美学的尊古和知古为两大介质,大力勾勒理想世界的道心归宿,进而孕育“尚融”之路的“理性形式”。据此,在他的创作中,他尊古的源头是保持古老艺术的纯正性,他知古的彼岸是催发现代艺术的兼容性。这个当口的郭列平,先后以形体结合、书画联姻、人文契合为支点,凸显其书法艺术的时代高度。他从碑帖结合的长期实践中,突出运用雄健苍迈之笔,构造虚实空灵之境,以此形成其书法的个性气场;他借鉴绘画的笔墨语境,把绘画的意境创造植于书法客体的神韵塑造之中,以此形成其书法的写意精神;他从丰厚学养、纯净本心、纯洁情操的自我提升中,把人性自律、道德良知、责任担当,作为其为人为书为艺的立信之基、立德之本、立命之要,大力在作品中蕴藉着传统文化的真善美和现代文明的精气神。比如,他的行书对联《月萧散海天一色》等作品,就能品其原韵。这一原韵,主观上是为自己的书学建立一个高标体系,客观上则是回应一个书家,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步伐。为此,他“尚融”之路的“理性形式”,就具有了“浪漫艺术”(黑格尔语)的某种辉光。

w700d1q75cms-28

 行书斗方 70cm×70cm

 回顾郭列平书法艺术所走过的历史三阶段和探索三步曲,只是为鉴赏者提供一条走近郭列平的感知道路。其书法艺术富含的家国情怀、初心坚守、变革理路等传承动向方面的其他特质,同样体现了他在中国书法文化转型时期的思想自觉和审美自为,他所寻求的书法文化基础源代码在当代的图腾形式,他所探索的书法精神呈现新视域在当下的诠释方式,对于丰富发展新时代的书法文化哲学、构建新征程的书法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创见意义的。

 当然,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内在规律的驱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艺术的演进也同样要遵循于基本原则的引导和创作动因的催化。目前,郭列平书法的尚融理念与实践超越成果,已处于相对成熟、基本定型的稳定时期。这主要得益于他是一个时刻不忘思考的思想型书家,他的谦逊品格、好学精神、宽广胸怀将会支撑起他走得更高更远。

 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宽。当前,如何在尚融理念的拓展和实践超越的顿悟上再有所作为,对于郭列平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思想嬗变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重新探视课题。我真心期待,郭列平能够继续以自我完善为新路标,随时仰望头上的灿烂星空,随时默念心中的艺术法则,把“道德自我”(康德语)境界的修炼提升作为主攻方向,在创作主旨的自律性方面坚守好传统本真,在艺术鉴赏的普遍性方面放眼于人民群众,在理想追寻的尊严性方面释放出感召能量,以“尚融”的时代理念和不懈的执着追求,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

 胡正良,江苏徐州人,1969年1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书法美术评论家,康德哲学研究学者,研究员,现居江苏南京。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不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ys.gznmqsl.com/4978.html

(0)
中国艺术界的头像中国艺术界
上一篇 2024 年 9 月 25 日 下午6:03
下一篇 2024 年 12 月 16 日 下午1:44

相关推荐

  • 中国青年艺术家胡非凡 绘画人与自然和谐画卷

    近日,来自中国的青年艺术家胡非凡,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艺术理解,她用朦胧的画笔勾勒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深的思考和感悟,得到同行专家纷纷赞赏。 据了解,胡非凡,出生于中国河北,现在驻伦敦工作生活。本科2020毕业于伦敦时装学院,2022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她的作品经常围绕文化,…

    2024 年 6 月 21 日
  • 百位名人名家咏茶书法展在信阳高山茶园举行

    百位名人名家咏茶书法展在信阳高山茶园举行,展览从2023年4月28日—5月3日止。名家挥毫描盛世,大师泼墨颂毛尖。正值第31届信阳茶叶节隆重开幕之际,在信阳毛尖发源地、品牌名茶原产地、茶乡风光打卡地——茶王之乡浉河港何家寨顶峰,百位名家咏茶大型书法展华丽登场。举办此次名家咏茶书法展,旨在推动信阳毛尖茶文旅融合发展,厚实信阳毛尖文化底蕴,扬名信阳毛尖文化品牌,…

    2024 年 6 月 21 日
  • 叹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齐派精神 ——观李厚萱作品有感

    偶然看到李厚萱先生一幅早期大写意《寒夜苦读》,画的是一盏燃着的油灯、一卷书,笔墨纸砚,几颗红辣椒,题画诗是这么写的:自小本无勤奋心,家境贫寒如斯情,垂髻方知相无种,厚积薄发大道行。观画者立即被带入一个破落大户之后的农家男孩寒夜苦读,发奋图强的场景。 作为一名精修传统艺术的齐派大家,李厚萱先生一直保持着相当严谨的治学精神。所以每每欣赏李厚萱先生的诗、书、画、印…

    2024 年 9 月 20 日
  • 著名画家龙子慧江山万里图 敬献中联国兴书画院收藏

    据相关媒体综合报道:龙腾华夏盛世翰墨书香,凤鸣万里江山妙笔生花。中联国兴书画院部长将军艺术家新春联谊会暨第十三届年会在北京成功举行。着名爱国人士华国中先生荣任中联国兴书画院新一届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和200多位部长将军艺术家参加了本次盛会。 着名画家龙子慧江山万里图 被百位部长将军称赞不己 华国中主席与龙子慧副院长 着名画家龙子慧将一幅巨作《江山万里图…

    2024 年 6 月 21 日
  • 千页翩跹 藏龙画卷里共赏未来藏家大宅

    13年钻研,迭新失传千年的手艺;13年沉淀,融创壹号院将壹号院系标准再度焕新定义。 12月18日,千页艺术创始人、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艺术大展《无限》于融创壹号院美学艺术中心至美盛启。朝阳公园上,艺术家张晓栋携龙鳞装《三十二篆体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龙装《红楼梦》、千页作品《天龙》、《生生不息》、《敦煌》等经典作品悉数亮相,为CBD与朝阳公园呈现了一场文脉…

    书画创作 2024 年 12 月 19 日
  • “礼义华夏 ■优秀诗文展”作品征稿启事

    为喜迎新中国75周年华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华夏文化促进会将举办“礼义华夏”系列活动,现就“礼义华夏 ■优秀诗文展”作品征稿诚邀事宜公告如下: 一、背景与前言 礼义,是定人伦、辨是非、决嫌疑、和家邦、安天下的人文根本,是道德的重要基石与重要体现。人无礼义不立,家无礼义不兴,国无礼义不昌,世界无礼义不安。任何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精神品格,皆离不开礼义。 中国自…

    2024 年 6 月 20 日
  • 赵首河:中国书画界德艺双馨之楷模

    在中国书画界,人们只要提起著名书画家赵首河,总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即使在老人去世一年之后,他的声誉仍然很高,人们对他的赞誉依然不断。 赵首河,(1942年8月——2023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字乐山,前清皇帝爱新觉罗•溥杰亲赐其号爱新觉罗•毓峙。北京外语学院俄语系毕业后进入天津美术学院专功书画。曾任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盟秘书长,…

    2024 年 9 月 3 日
  • 好书推荐—-《生命奇迹》

    生命的奇迹是作者在35岁时,医院查出了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后来发展成慢阻肺,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医生们都估计活不过四十岁了。于是便开始冬泳锻炼,不断的参加户外徒步、探险、登山、长途自行车骑行、攀岩、攀冰等各项极限运动,50岁以后,生命出现奇迹,所有的慢性病以及不治之症,全部减轻、消失甚至不治自愈。活出了快乐、健康、幸福、安宁的状态。从此能够看开、想通…

    2024 年 9 月 6 日
  • 军旅艺术家朱墨散文集《我活了一千年》出版

    最近,军旅艺术家朱墨散文集《我活了一千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用近三年时间写成。 主要以《我活了一千年》这篇文章为主,从自己人生经历和这个智能时代的大变化谈感受。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人类因智能的发展发生骤变的时代,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深切感受骤变的好时代,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发展,庆幸赶上了这个好时代。 这个时代在传统生活模式、信息模式、工作模式上,…

    2024 年 7 月 18 日
  • “物我同春——陈峰书法作品展”在江阴盛大启幕

    嘉宾合影 本网讯:2025年4月8日,由朱喜农策展,立澄艺术馆主办的“物我同春——陈峰书法作品展”在充满活力颇有影响力的江阴市立澄艺术馆开幕,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带来一场极具艺术价值与人文精神的视觉盛宴。开展当日,出席展览活动的嘉宾有:著名艺术史学者刘涛、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刘绍刚、中央文史馆馆员,书法家董正贺、西汵印社社员,书画家唐吟方、西汵印社社员,荣宝…

    书画创作 2025 年 4 月 9 日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